如果不是那天我去優越路上的一家單位辦事,我不會來到曾實習過的那所學校的舊址。本來已經和朋友約好,他突然臨時有事趕不過來,於是我漫無目的地在附近轉悠著,走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邊,我的腦海裏突然蹦出了一個叫做“礦三小”的地方。20多年過去了,“礦三小”早已人去樓空,不復存在。站在曾經無數次經過的熟稔的校門口,我的腦海中浮現出當年教過的那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的如花笑臉,匆匆那年的青春記憶如青藤般在心中糾纏,恍若昨日,
支付寶曆久彌新。
那年,準確說是1995年的初夏,我和其他5名同班同學,3個男生3個女生,分到位於市區優越路上的礦三小實習。由於家裏經濟條件不好,我身上穿的是哥哥打下來的舊衣服,在那個十七八歲虛榮心極強的年齡,時常讓我心中陡然生出莫名的自卑。我們一起去那所小學報了到,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級。接下來,聽課,試講,協助班主任管理學生,一派緊張忙碌。
如今想來
珍珍薯片,在那所小學當實習老師的日子裏,每天下午放學後的時光是最美好的。或許是學校裏的教師年齡偏大的緣故吧,我們6個的到來讓孩子們眼前一亮,心潮澎湃。雖然學校規定學生放學後要及時離校,可我們幾個班總有一些學生故意磨蹭著不走,嘻嘻笑著在辦公室門前徘徊。孩子們的熱情和純真感染著我們,於是,我們把孩子們喊到辦公室,3名女同學教孩子們唱一支支歡快的校園歌曲,我和另外兩個男同學則給他們朗誦詩歌、散文,孩子們的臉上蕩漾著如花的笑容,小小的辦公室成了快樂的海洋、春天的源頭。有時候,在孩子們的提議下,我們來到偌大的操場上做遊戲,貼燒餅,老鷹捉小雞,一個接著一個,嬉鬧聲加油聲時常招來那位慈眉善目的門衛師傅,在老人家善意的提醒聲中,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回家去了。
由於離母校不遠,每次往返於那所小學,我們6個都是結伴而行。從母校出來沿著園丁路往東走,經勞動路、建設路、新華路,20分鐘左右就到達了優越路上的這所小學。每天下午放學後,等學生們都回家了,我們走出校園,走在華燈初上的夜幕裏,走在喧囂洶湧的人流中,一路上談天說地,笑聲不斷,交流著教學心得,暢談著學校趣聞,微風吹拂著臉頰,吹散了一天的緊張和疲憊。
記得有一天下午放學後學校開會,散會已很晚了,幾個離家較遠的教師商量著出去聚餐,順便喊上了我們幾個。吃完飯,我們沿著湛河堤回母校,那天可能是臨近十五吧,掛在柳梢的月亮大且明,一位男同學隨口吟誦了幾句與月亮有關的詩詞,大家擊掌叫好,無拘無束的笑聲灑滿身後的小路。月色溶溶,我突然想起了王菲唱的那首《明月幾時有》,是翻唱鄧麗君的那首《但願人長久》,當時,這首歌剛剛在我們師範校園裏流行。在一次晚自習下課後,我曾經聽過同行的一位女同學唱這首歌,雖然是剛剛學會,卻唱得惟妙惟肖。於是我提議說,你給大家唱一首吧,王菲的《明月幾時有》。那位女同學故作誇張地清了清嗓子,很快,空靈優美的旋律便飄蕩在這寂靜的夜空中。一曲終了,我們也不知不覺走到了母校門口。皎潔的月光灑滿一地,那位女同學的明眸裏閃過一絲光亮,突然臨時決定,明天的音樂課,就教孩子們唱這首《明月幾時有》吧。
第二天上午,在那位女同學隔壁的教室裏,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語文課,窗外突然飄來了美妙的歌聲,“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,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……”
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,實習轉瞬即逝。記得離開那所小學時,那群可愛的孩子們將我團團圍住,給我唱歌、道別,一張張小臉上淚水漣漣。不少孩子都從家中拿來了自己的照片,在背面寫上名字和祝福語後送給我。望著孩子們稚嫩的筆跡和純真的祝福,我再也忍不住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……
匆匆一別後,我們重新回到母校上課,忙碌著準備畢業考試,並很快在那年的7月各奔東西。畢業後,我先是分配到一所偏僻的鄉村小學任教,而後又調入一所鄉村中學,再後來輾轉多個單位,謀生,結婚、生子,過著平淡卻充實的生活。
幾年前,一位熱心的平頂山師範同學建起了我們班的QQ群和微信群,才得以和許多多年未曾謀面的同學在網上交流。彈指一揮間,轉瞬間孩子都快趕上當初的我們了。在一次群裏聊天時,不少同學提起了那位女同學唱過的《明月幾時有》,大家唏噓不已,感慨萬千。
“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”這首塵封於歲月深處的老歌,讓我們的同窗友情深深鐫刻在青春記憶中,讓我們回味著20多年前的單純和美好。
年年歲歲月相似,歲歲年年心不同。又是一年教師節,再次聽到這首《明月幾時有》,我不禁想起了那段做實習教師的美好時光以及那群可愛的孩子們,年近不惑的我心中不由得漫過一陣溫暖。
Posted at 2017/11/30 10:56:44 | |
トラックバック(0) | 日記